行家教你看懂钻石

时间:2013-08-26 02:10:35热门指数:2616

 前不久,记者在深圳听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客座教授何其芳针对高端投资者的一堂钻石课。课后,记者就钻石常识和钻石投资等问题进一步采访了她。

●高温、高压、缺氧形成钻石

记者:钻石是怎样形成的?

何其芳:钻石的成分就是碳(C),是在极高的温度(1100-1800)、极高的压力(5-7万个大气压),以及地表下150-200公里的缺氧环境中,碳结晶成为高硬度的金刚石。它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开始在地球深处结晶。当火山爆发时,含有钻石的岩浆被带到地表或地壳浅层。

记者:似乎地球以外的天体撞击地面时也能够产生钻石,比如前些年报道的西伯利亚大陨石坑中发现的钻石?

何其芳:外星体对地球撞击时产生的瞬间高温、高压,也可能形成钻石,但这种钻石只是偶尔产生,并无经济价值。现在已探明的钻石矿,基本都是历史上曾发生过里氏6.0级以上地震的地质带,因为地壳的剧烈运动将钻石带到了地表。

记者:钻石为什么卖那么贵?

何其芳:首先,达到宝石级别的钻石数量仅占全部开采量的极小部分,绝大部分钻石达不到宝石级别,只能作为工业原料(如切磨粉、刀具等)。其二,钻石的开采成本高居不下。其三,宝石级别钻石的打磨殊为不易。其四,市场供不应求(近20年来,中国人的热捧也成为钻石涨价的推手)。

记者:全球一年能产多少钻石?

何其芳:每年全球大约可以生产400万克拉钻石(宝石级),这400万克拉钻石中大于0.1克拉的只有10%40万克拉,即约20公斤。这个数量需要满足全球近200个国家的市场,仅就数量来说真是不多。

●钻石逐渐具备“国家支付”的功能

记者:像石油一样,据说钻石也是一些国家的经济支柱?

何其芳:除了纳米比亚依靠钻石开采为国家的经济支柱外,俄罗斯也因开采钻石腰杆硬气了不少。普京上台后之所以敢那么大胆地向“寡头”们开刀,不怕当时脆弱的国家经济因为这些寡头的出逃而崩溃,其中位于西伯利亚的“和平钻石矿”立下了汗马功劳。

“和平钻石矿”直径1900,深度超过1000,是地球上人工挖掘的最大洞穴,一部运矿车从矿洞的底部行驶到地面约需要3个小时。该钻石矿一年四季却从未停过工。

●钻石产业的生态链

记者:钻石是专业性很强的产业,也很神秘,它的生态链是怎样的?

何其芳:从上游到下游是这样的:钻石开采——钻石毛坯交易——钻石切磨——裸钻成品交易——裸钻批发——钻石首饰镶嵌——钻石首饰批发——钻石首饰零售。

这其中零售环节最为复杂,因为有柜台费、租金、装修、员工工资、培训费、广告费、设备折旧、17-22%的税等多项费用支出,它要在批发价的基础上乘以2-4倍才能有足以正常周转的利润。

记者:如此看来,在产业链的下游买钻石是很不合算的事情。

何其芳:是的。所以精明的投资者会越过尽可能多的中下游环节,去上游买钻石:即直接向裸石批发商购买。这样可以节省许多。买房子讲究“地段!地段!还是地段!”,买钻石则讲究“渠道!渠道!还是渠道!”。

另外,投资者还可以去一些拍卖行买钻石。在正规拍卖公司买,不仅会买得便宜合算,款式也极具个性化,最重要是从此拥有了一个国际交易的“身份”档案,为钻石的再次交易奠定了基础。当然,其弊端是需要支付较高的佣金。而且,进拍卖行也是有门槛的,不仅要事先交纳不菲的保证金,还要在获取资讯后详细了解行情,并具备在拍卖现场以秒为单位的时间内与其他国际高手竞价的能力。

●钻石霸主“戴比尔斯”

记者:业内赫赫有名的“戴比尔斯”是怎么回事?

何其芳:它的全称是“戴比尔斯钻石中央统售组织”,近百年来逐步实现了对全球70%的优质钻石矿的实际控制权,继而直接成为了钻石产业的定价者,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全球“钻石霸主”。

“戴比尔斯”对钻石毛坯的销售实行看货商制度,这是全球钻石交易的最源头环节。只有经该组织认可看货商才有资格进入交易大厅购买钻石毛坯。迄今为止,全球看货商尚不足百人,其中华人看货商仅有两名。这份百人名单也会时常发生变化,“表现”不好或交易数量不够时将面临被剔除的危险。

钻石看货过程可以概括为“三规”:在规定的时间,进入规定的地点,购买规定的钻石。

其中一位华人钻石看货商朋友向我倒过苦水:他先会抽到一个号码,然后按号码顺序拿到一个同样编号的铁盒子,盒子里放有20包不同级别的钻石毛坯。这些钻石的价格已经标注明确,他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一天的时间内决定买或者放弃购买——要么全买,要么全部放弃,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他一年中只有一两次机会看货,领盒子事先还要交500万美元的定金,如果连续两次放弃购买,他将被列入警示名单,可能失去看货商资格、让位给候补的申请者。几乎所有的看货商都有过同样的纠结:买下吧?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很可能几乎赚不到什么钱;不买呢?自己的工厂几千名工人无料可做,那又将如何?买与不买都窝火。

全球最大钻石

全球最大的钻石是库里南钻石,又名“非洲之星”。有3100克拉,折算成重量约600多克。有成人的拳头大小。一共切了9颗成品钻(最大叫库里南一号,530.2克拉,约鸡蛋黄大小,镶嵌于英王权杖顶部,现存于伦敦塔,供游客参观)。英国王室得到了前5颗大的。后四颗小的,归了切磨公司。

中国的钻石

全球产钻石的国家有40多个,我国排名第10。中国的钻石储量仅处于中游水平,产量虽然不少,但大多都只能达到工业钻石的级别。主要分布在辽宁的瓦房淀,山东的蒙限和湖南的沅江流域。

钻石也有身份证

每颗钻石都有激光编号,位于钻石的腰部,在10倍的放大镜下可以看见。10位数,一钻一号,能过这个编号在GIA的官网查,钻石的一切参数都可以查出来。

“希望”钻石

现存于世的钻石“希望”,重45.52克拉,具有极其罕见的深蓝色。据说,它不仅蓝得美丽,而且似乎发射出一股凶恶的光芒,这可能是因为在它那像迷雾一样的历史中,充满了奇特和悲惨的经历,它总是给它的主人带来噩运之故。

公元1642年,法国的探险家兼珠宝商塔维密尔,在印度西南部首先得到了这块巨大的钻石,重112.5克拉,塔维密尔将它带回法国,献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将这颗钻石毛坯琢磨成了重69.03克拉的钻石,仅仅戴了一次就患天花死去。此后佩戴过该钻石的有路易十五的情妇、路易十六的王后及其王后的女友,她们都在法国大革命中丧命。

1792年,这颗蓝色大钻在法兰西的国库中被盗。后来它被重新琢磨了一次,重量减为45.52拉,并于1830年在伦敦珠宝市场出现,被银行家霍普买去,价值18000英镑。从此,这颗蓝钻就以它新主人的姓氏为名,叫做“霍普”。由于英文Hope又是希望的意思,故此钻又名“希望”。霍普终生未婚,他将蓝钻传给家族孙辈,其条件是要他改姓霍普。1906年,小霍普为清偿债务被迫卖掉了蓝钻“希望”,此后两年内,“希望”被转卖了多次。1908年,“希望”被土耳其苏丹哈密德二世用40万美元买走。

1911年,美国华盛顿的邮政负责人麦克兰,用11.4万美元购得了“希望”,将它送给妻子。麦克兰夫人于1947年去世,美国著名的大珠宝商温斯顿于1958年买下了她的全部珠宝,成了蓝钻“希望”的新主人。后来温斯顿将它捐献给了国家,它现藏于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研究所。